湖南西部地区休闲农庄走访调查心得
2018年11月15日-18日,我走访了湖南湘西与怀化地区的几家休闲农庄,现将这几天的走访工作心得与大家分享、交流,一是把这次走访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希望能够给各位从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朋友带来灵感与创意。
一、农庄进入秋、冬以后植物景观单调,缺少色彩
此时,已是深秋时节,却持续了20多天的阴雨连绵,一反往年秋高气爽常态,不利于游客出行休闲。走访过程中有人反映:“此时是农庄一年当中自然景观较差、游客最少、生意最惨淡的季节,你们此时来走访农庄看不到农庄最火、最美的一面。”农业具有天然的自然属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传统农业更是靠天吃饭。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进入深秋以后,多数农庄景观单调,色彩暗淡。没有了鲜花、也没有硕果,还缺少珍稀果木和彩叶树种。
从游客出行的目的来看,欣赏农庄的乡村自然田园景观,追寻乡村记忆,享受生态健康美食,感受有别于城市的乡土文化,放松身心、回归自然是游客到农庄休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然而,不少农庄在建设之初没注意保护园区内的生物多样性,要么是原有的乡土植物全部被清除,要么就是全面保留原有植物。全部清除原有植被后种上单一的品种,一到秋冬季节园区景观效果不再,而且容易造成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原有大树或者植被毁掉后,人造植被三五年之内难以形成景观。还有就是目前大多数果树苗木属于矮化品种,就算长大以后也是天生侏儒,难以找到乡土记忆中果树的感觉。在炎热的夏天,遮阴和调节区域小气候的效果也差。全面保留原有植物也有问题,因为大多数农庄原有植被林相并不是最好的,总有缺陷。一成不变、完全不调整改造又与周边乡村自然环境没有区别和差异。如此一来,不仅会造成农庄景观层次单一、景观色彩单调,游客在农庄可欣赏的植物景观减少,可游性降低,园艺养生、舒缓身心的效果大打折扣,从而降低农庄自身特色品味和对游客的吸引力,而且农庄植物的单一性会造成农庄生物的减少或者灭绝,增加作物病虫害,不利于农庄开展青少年自然生态教育。神奇的九寨沟,若是没有丰富多彩的彩叶植物装饰点缀,我想她没有这么秀色可餐。
此行中,倒是没有发现农庄景观城市化现象,城市化景观是反生态的,不符合乡村生态休闲理念。城市园林绿化的一些特色品种可以选择性的进行种植,但是要因地制宜,注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农庄植物景观既影响游客视觉上的直观感受,还对游客的嗅觉、味觉、听觉、触觉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样的、全面的。看上去植物景观是农庄的外衣,实际上也体现着农庄的特色与文化理念,反映了农庄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农庄产业定位与发展问题
做休闲农业,我认为农庄产业发展应该坚持并真正落实“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理念,应该与农业产业化园区、基地有所区别,农业产业化园区强调的是规模、面积、产量,休闲农庄与农业产业化基地、现状农村传统农业生产区最大的区别是:“休闲农业在农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农业的多功能性,包括农业的休闲功能、景观功能、生态功能、养生功能、旅游功能、科普功能等”,而农业产业化是参照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西方殖民地农业模式,属于功能结构单一的大农场农业,以追求农产品产量为目标。休闲农庄面积一般200左右为宜,而农业产业化园区面积则是成千上万亩,两者既有关联,又有区别。
休闲农庄,在产业上既要考虑一产特色种养,也要考虑二产文创产品的开发,还要综合考虑三产旅游休闲服务。一产种养区、二产加工区、三产休闲旅游文创区,农庄三个最主要的功能分区要合理规划布局。种、养、加工、休闲、文创产品开发与体验、旅居(民宿)、康养、科普体验等均构成农庄产业关键要素。众所周知,一般而言,农庄选好产业、做好产业很难,难就难在产业的培育的周期长,前期投入大,回报慢。农庄发展产业至少需要3-5年才有起色,5-8年才能出效果,坚持10年左右才可能会爆发式增长。做休闲农业,前期很长时间是集聚能量的过程,当能量集聚到一定程度,才会量变引起质变,突破瓶颈,快速发展。做休闲农业千万不能照搬城市工业生产的做法,工业生产只要前期投入生产设备、厂房、工人、技术,工业生产机器可以做到24小时不间断产出。用工业化思维去做休闲农业,力求短平快,但很可能就是昙花一现。在农庄基本面良好的前提下,好的营销和创意能够促进农庄发展。反之,营销和创意效果会大打折扣或者加速农庄消亡。农庄发展产业需要因地制宜,还需因时制宜。做休闲农业要有“毛竹精神”,毛竹种下去的前五年里看不到生长,但五年后的半年时间里就可以长到30多米高。
此行考察的几家我认为目前效益最好、未来发展潜力最大、区域示范带动效果最佳的几家准五星级农庄,证明了我的想法。一个是湘西古丈青竹山庄(茶旅),园区已经做了18年,有机茶园景观色彩丰富,农业景观独具特色,有机茶园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虽是深秋,但是茶园魅力不减,深受中外游客喜爱,其古丈毛尖茶出口国外,个人认为是目前省内茶旅做得数一数二的。第二个是尔卓山谷农庄(娃娃鱼+养生度假)成立虽只有5年左右,但是前期积累了成熟的娃娃鱼养殖技术和20多年的成功餐饮经营经验,有符合高端游客、中低端游客的产品,农庄效益较好,滚动发展后劲足。怀化鹤城区厚土地农庄(高山水果)于2001年注册,发展至今快20年了,其高山水果黄金梨、刺葡萄、土鸡、土鸭供不应求,备受游客欢迎。青竹山庄、卓尔山谷除了产业基础牢固之外,其区位交通优势也明显,均位于芙蓉镇景区辐射范围之内,且紧邻省道,交通条件好。厚土地农庄离怀化市区约60分钟车程,农庄建立在海拔600米的山顶上,上山下山的道路虽然蜿蜒起伏,但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最重要的是远离城市喧嚣与污染,非常适合夏季避暑休闲,其高山生态水果、家禽鱼蛋品质非常好。
此行之前,不少休闲农业经营者和精准扶贫干部不知道如何选择产业,不知道发展什么产业。我想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个是根据区域的自然资源分布进行产业类别的选择。以山地丘陵为主的资源可以考虑林下经济+森林康养休闲,发展林下生态立体循环产业;以稻田为主的资源可以考虑稻田+田园休闲,发展稻田立体种养产业;以水域为主的资源可以考虑特色水产+水上游乐,发展水域立体种养产业。当然,复合型的资源需要综合考虑。另一个是根据区位交通条件与产品可精深加工的程度来选择一产、二产、三产的在农庄所占的权重。产业的选择与方向其实是非常多的,只是将其做到极致需要非凡的毅力。那些在产业上有所突破的农庄,往往是优秀的农庄,因为产业的突破是农庄最难的突破。具体的产业选择、品种选择与规划,此处暂且不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微信(18373163291)、电话(18173177762)或者面对面交流。
三、农庄民宿现状与看法
做纯旅游也好,做休闲农业也罢,文化才是灵魂,文化丰富多彩,才能让游客感受和体验园区精彩;文化赋能,才能将文化财富转化为农庄的经济收入。
农庄文化创意属于“道”上层次的,而农庄产业发展属于“法”上层次的,市场营销属于“术”上层次的。道、法、术三者的组合千变万化,只有和谐共生才能良性循环。
长远的战略眼光和规划,传统与时尚的巧妙融合,好的经营发展理念,地域文化的挖掘与创新应用,文创产品的开发、农庄对待游客的态度等,个人认为是“道”上层次的,这个需要善良纯真、视野宽阔、内心强大、艺术灵感、极具智慧的大家才能担当胜任。虽然从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策划、规划研究快10年了,但个人认为自己的认知还是存在很大局限性,在此只能谈几个浅显的观点。
1.民宿发展在理念上、文化创新体验上相对滞后。为什么游客要选择住民宿而不住宾馆酒店?一般农庄经营者很难给游客充分的理由。除了农庄自然生活环境好之外,我想民宿独特的建筑风格、主题特色是一个重要因素,要么土得掉渣,但是非常生态舒适;要么非常现代、时尚、野奢;还要么非常艺术和文化氛围浓厚。
不过从目前看的几家来看,民宿住宿的客房是充足的,但是民宿的文化特色是极其匮乏的。民宿木屋化、宾馆化是当前这几家农庄民宿的现状,只是将农庄客房换了民宿这个名字。个人并不认为农庄的民宿越艺术、越奢华就是好的,因为这个要根据农庄游客的消费水平而定。莫干山民宿前几年很火爆,周末节假日几千块钱还一房难求,需要提前预定,但是人家离上海、杭州这些经济发达城市很近,而且莫干山民宿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整体发展的氛围。如何根据农庄自身情况,结合地域文化设计民宿建筑与文化装饰实现差异特色是农庄未来民宿真正要考虑的问题。当前,在现有基础上避免宾馆化的做法是将民宿内部宾馆化的床、被、家具、装饰等结合地域乡土文化特色或农庄主题元素进行改造,民宿外部墙体进行特色元素装饰,手法包括主题文化墙绘点缀,传统农具装饰,生态材料拼装组合创意,墙体文化标语装饰等。湘西地区苗、瑶、土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在文化主题特色营造上应该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创新应用,不要照搬城市宾馆酒店的风格,照搬只会千篇一律,自降品味,没有生命力。
2.构成民宿“题材”与“卖点”的庄主个人的经验故事有待挖掘。有一段时间很流行一句话:“我有美酒,你有故事吗?”农庄主或者民宿主需要学会跟游客讲故事,自己亲身经历的过程是最容易讲,也最容易让人信服。有极个别媒体策划人转行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咨询发表文章时,言语犀利,语不惊人死不休,认为“要把游客当傻子、笨蛋一样对待”。个人认为不识货的游客总是存在的,但要注意合理引导,简单粗暴地把游客当傻子,我看游客最终会把他冷落。
3.跳出民宿做民宿。住的条件再好,总不能让客人白天、晚上24个小时呆在民宿里面睡觉吧,所以白天的体验活动也要搭配合理。莫干山的一些民宿我认为他很大一个痛点也就在于如何将民宿体验拓展到户外休闲体验。
4.适时调整市场策略。在当前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发展,中央八项规定层层严格执行,政府公务消费骤减,国际出口贸易受阻,实体企业投资急剧减少,内需消费拉动有限,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情况下,农庄要及时调整市场战略,重新定位目标客群,开展淡季促销活动。不根据当前市场经济波动规律调整经营策略,等待农庄的可能是寒冷的冬天。
四、农庄农味有待提升
从这几天的农庄考察来看,农庄的综合配套设施不足,例如很多农庄经营者外出学习较多,于是将参照莫干山模式建起了木屋和无边界游泳池,因人而异,所以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做法的好坏。我想说明的是,大家热衷于造木屋、造民宿,但是却不太注重与木屋、民宿相匹配的环境营造。如此,农庄整体环境效果要大打折扣,而且容易与周边自然环境形成突兀、刺眼的对比。木桶理论大家都懂,只是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把控。
此外,农庄整体环境有待提升体现在花园、菜地、果园、鱼池、农家动物园的建设上,瓜果廊架、休闲长廊、景观亭、草地、游道、花径、篱笆、景观小品等的配置上。这个需要农庄内部的整体规划,包括游线设计、产品设计。
农庄做出味,既像行为艺术,只有方向与目标明确,脚踏实地,一点一滴,日积月累,精雕细琢,不断学习与改变,农庄这幅活生生地的图画才能不断增色添彩。也像美酒一样,要靠时间岁月沉淀精华,才会更加香醇。个人认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应该自我打造一种有别于城市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最主要的特征是乡土味、人情味和农味。有型的符号元素,无形的暖心关怀,都构成农庄这种独特的乡村生活味道。
受时间、地域等因素影响,以上观点和看法仅属于个人之见,如有不对或有异议,欢迎拍砖!
(此文根据2018年湖南省第七批省五星级农庄湘西-怀化地区评审验收走访调查为题材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