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相关部门正在组织专家团队召开会议,对“大棚房专项整治行动”一刀切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并为下一步的行动决策提供依据,规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用地。经过大棚房事件以后,相信主管部门会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闲置房屋”的用地基础上,制定出真正能够满足行业发展的用地新办法。
问1:国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在第五章 增加农民收入的第一节“挖掘农业增收潜力”中提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休闲观光农业率先在四川兴起,成都三圣乡著名的“五朵金花”便是最早的项目之一。随着新农村建设运动的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问2: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什么这么火爆?
都市人厌倦了繁忙的工作和缺少心灵归属的城市生活,加上经济收入的提高和闲暇时间增多,以及农村道路交通网络的完善,家庭轿车的普及。追求 “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生活,日渐成为有钱、有闲人的理想和目标。到山水优美、淳朴宁静、独具特色、热情好客的乡村舒缓心灵,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家土特产,不断成为城市中产阶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实现精准扶贫、城乡互动、拓展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朝阳产业,更是形成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国家对这个新产业、新业态在活跃农村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脱贫、巩固农村产业基础等方面抱有很高的期望值。
因此,在政治有期望,市场有需求的同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像春风一样吹绿了大江南北,吸引了不计其数的企业家投身其中。每到双休日,节假日,通往生态农庄、乡村旅游的道路都是交通阻塞,人满为患。相关数据显示,休闲农庄和乡村旅游市场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经营者年利在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者大有人在。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特别是2017年3月21日,央视《新闻联播》“春耕时节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度概括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产业、新动力,拓展农业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新业态。”又一次极大地激发和鼓舞行业士气!
问3: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目前面临哪些问题?
从农家乐、家庭农场、度假村、农业庄园、美丽乡村开始兴起,再到民宿、共享农庄、全域旅游、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森林康养的狂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历了10年期的疯狂与野蛮生长。可是,这个行业毕竟是个新生行业,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弊端与不足:
1、过分注重休闲旅游接待,轻视重种养与加工。导致重资产投入到建筑、园林、景观等基础设施上,对建设用地需求激增。重视项目规模,不注重细节,许多项目不能做到与自然、与田园融为一体。加之“行业建设用地”政策需求迟迟不能行之有效地解决和规范,导致用地乱象滋生。
2、没有处理好与农民、村集体的关系。项目缺少农民的支持与参与,过度的与农民争地、争利,农民可能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可能还影响了他们的生活。甚至还存在附近农民到园区游玩被驱赶的现象,少数农民素质不高,需要耐心引导与教育。
3、项目缺少规划与后续服务,没有定位,没有特色,没有吸引力和竞争力。还有个别经营者对行业认知不足,自信满满,盲目投资建设。有的贪大求全,有一千万资金想做出五千万的规模,不留足预留资金,没有滚动发展理念,导致运营管理压力剧增。
4、行业发展所需的社会服务与技术不能形成有效服务。密切关联的现代农业种养技术、农旅规划设计、创意营销策划、产品开发等专业技术人才匮乏,难以形成持续有效、深入实地的服务模式。甚至鱼龙混杂,让许多经营者遭受损失。
5、产品与项目同质化,甚至不切实际。哪个项目火爆立马照搬、复制,走到哪都一个样。还有的项目不切实际,根本无法实施。
6、行业所处的乡村文化背景趋于同化,甚至庸俗化。传统乡土文化和手工技艺丢失,导致行业整体的文化与产品创新融合开发的能力不足,个性化消费产品和文化产品欠缺。
问4:为什么行业在大棚房事件中被拆?
三年前,“高铁换大米”的引起了大家的关注,100万吨大米仅可以供中国人吃一天半,分5年交付,那就是每年还不够中国人吃一顿饭。
可是,居然要拿我们最先进的高铁交换,国内的粮食有这么紧缺吗?
后来,国家一再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
毛主席说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2016年开始,“两学一做”严格要求;2017年,“中央八项规定”层层严格落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公务消费遭遇断崖式降温,亲子研学市场开始受追捧。期间全域旅游、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升温,看得见的手严格管控城市房地产,一些房地产企业开始转向乡村跑马圈地,并借助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开发“旅游地产”,并总能发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身影。
受个别经营者在基本农田建大棚卖别墅的牵连和影响,从2018年8月开始,农业农村部与自然资源部两部委联合开展“大棚房专项整治行动”,很多园区面临被拆,或者已经被拆。很多经营者大半辈子的投入,因为这次事件损失惨重!损失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园区和项目不在少数。
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因为大棚房事件突然进入了寒冷冰封的冬天。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工商资本强势进入,改变了行业环境
政策的鼓励、扶持,市场的需求旺盛,吸引了大量的社会工商资本进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甚至具有政府背景的农旅投、城建投参与其中。大量资本的大举进入,规模几百上千亩、投资几百上千万的农庄项目遍地开花,由于比一般农户经营的农家乐资金实力雄厚,其用来休闲接待的客房、餐厅、会议室、茶艺、停车场、道路、园艺景观等项目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也就一路飙升。改变了原先个体农户家庭经营农家乐资金少、规模小、建筑设施小的行业环境。
2、市场不能有效的土地供给,加剧行业用地矛盾
面对一路高歌猛进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管理部门对此采取的态度是,鼓励“示范和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民闲置宅基地、四荒地”。然而并没有真正解决行业用地需求。如果农庄经营者按照城市商业用地的方式去获得合法的建设用地指标,巨额的成本几乎没有谁能承受,这就导致了行业用地矛盾的加剧。
3、地方的奖补驱动
国家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定位于农村发展的新产业,是延伸产业链、扩大价值链的新业态。地方给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制定了相应的奖励与扶持,往往在示范项目的评比过程中,对项目的规模、餐饮、客服、接待等硬件设施,设置了相关要求和标准,这就使得项目不得不扩大休闲接待设施的体量,以争取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
4、疯狂扩展,但经营者对风险认知不足
部分休闲农业经营者对国家土地政策意识淡泊。建设之前没有向当地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咨询,更不清楚土地的用地性质。个别经营者认为:“别的农庄可以这样,我做样做也没什么问题”。结果危机来临之时,为时已晚!
无法解决建设用地,被迫以身犯险。行业的短期快速扩张与膨胀以及长时间的累积,加之地方人情关系以及相关部门的沉默,导致行业用地矛盾越来越深,并对国家耕地保护政策红线、粮食安全形成威胁。当大棚房专项行动整治开始后,大家心存侥幸,没有预料到问题的严重性,错过了时间。
缺少专业规划。许多休闲农业项目凭借个人经验,不做规划,不清楚用地政策,更不管土地性质。结果花巨资建在土地上的设施不仅得不到法律保障,还可能成了拆违建筑。
5、行业相关机构对政策风向的调整与风险预判不足
相关行业研究机构对政策的调整与风险预判不足,更多地是挖掘、宣传政策给行业带来的利好,甚至对这种利好进行过渡解读,而对行业面临的风险与困境却避口不谈。在大棚房专项行动出来之初,行业相关的机构并没有把此次大棚房事件的风险和影响进行客观分析、研判,以告知广大休闲农业经营者。
5:大棚房后时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怎么办?
1、正确认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本质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只有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在不破坏和干扰农业生产的同时,利用农作物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景色的特征,并根据乡村地形地貌的特点,充分发挥自然环境好、空气好、民俗风情特别、乡村原貌保持完好的优势,有限度的规划和改造部分田园,再结合旅游、度假、文创、养老的需求进行发展”。
一二三产融合,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人说,做种养风险大,不赚钱,这主要是大家在城市习惯了赚快钱。农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具有自然风险和市场分险现实问题,但是,没有种养,风险更大。季节性更强,成本更高。休闲农业,农业是基础,离开农业谈休闲,那就背离了休闲农业的初心与本质。没有农业生产作为肌底、背景,就没有生态种养的农产品,更不可能进行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游客体验不到独特的农业田园风光、没参与农事体验、吃不到生态的食材、更买不到健康安全的食品,园区的收入渠道明显变窄。
2、做好策划与规划,谨慎选择项目建设地点
前期一定要做好规划设计,听取行业专业规划人士的建议。从本次被拆的项目来看,不少项目就是因为规划缺失,甚至是听不进专业人士的用地建议,从而导致几百上千万的投资血本无归。需要建设用地的,一定不能建在基本农田和生态公益林之上,并且要及时办理相应的合法手续。项目的开发建设切勿再触碰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建设之前,先向自然资源部门、林业部门咨询用地性质。
还有的项目不是不愿意花钱做规划,而是已经被有些个别背景深厚的“高大尚院所”的规划给坑的遍体鳞伤。对此,建议行业经营者要擦亮眼睛,避免损失!
3、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
我们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历史来看,其兴起于国家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强调“以农民为主体”,并且要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基础,目前正在进行的“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也是为乡村振兴扫清障碍。因此,与民为善,与民为伴,充分照顾村民和村集体的利益,往“社会型企业”方向努力才可能持续发展,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
宁做小而精,小而专。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追求的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切勿贪大求全,应结合自身实际能力,努力将生态种养、文创加工、休闲旅游、农事体验、田园景观、科普教育、产品销售有机融合。做到整体规划,分布实施,滚动发展。细微之处打动人,文化创意感动人,人文关怀吸引人。利用花卉、果树、蔬菜、藤蔓、草药等自然植物和废旧物件利用进行装饰点缀,营造氛围浓厚的乡村田园生活空间。
5、与行业专业机构进行深度合作
与行业专业机构进行深度合作,能够避免学习的碎片化,节约时间,降低成本和风险。单个小园区请专业机构做长期服务的成本很高,不太现实,但是联合多个园区便可以大大降低服务成本。也可以由多个不同专业的专家组成顾问服务团队进行长期深度服务。
转发与分享是最大的赞赏!
享田园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