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CENTER

行业新闻 公司公告 公司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方明:传统村落如何编简洁实用的规划?

发布时间:2019-4-9 19:01:16 本文来自: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开展以来,传统村落的保护取得了巨大成效,前后五批共有六千余个传统村落将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

传统村落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定位为特色保护类村庄,是乡村振兴的聚焦点,对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是传统村落所有工作的基础,当前传统村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的空心化衰落、同质化发展、过度旅游、甚至大拆大建等现象,都和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有着相当的关系。对传统村落这样珍贵且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来说,一个错误的规划,往往比没有规划的危害还要大,不正确的规划往往会误导地方领导和同志。

近几年来,各地都积极地组织开展了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做到了一村一规。但是,通过分析此前大量的规划成果,发现还存在一些比较集中的共性问题:

一是当前规划流于形式,基本没有实际指导作用。从很多规划成果可以看出,规划调研、编制、内容、成果均流于形式,堆砌正确但无用的文字,拼凑无意义的图纸。这样的规划,对指导村落解决保护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基本没有太大作用。

二是不好用,缺乏操作性。规划目标想当然,不符合各村实际情况和需求;规划措施空洞,不具可操作性;规划成果刻意用学术的语言表达,让基层干部很难把握。这样的规划,各级管理人员不好管理、乡镇基层人员很难理解,保护发展工作缺少抓手和重点,缺少简明易用的实施办法。

三是针对性不强。相当一部分规划仍然沿用城市规划的思维和办法,不顾乡村管理运行的实际情况,生硬的划出几个层级的保护区划凭空想象出一些原则性的规划措施,与乡村发展实际结合不紧密,在乡村中很难起到具体指导保护发展的作用。

四是编制经费高。由于传统村落大多集中于经济欠发达的地方,而我们的规划编制工作往往进行大量复杂的推演过程和分析,成果很厚,花了很多钱,实际真正有用的不多。有些地方过度要求地形测图的精度、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进一步提高了规划编制的成本,给地方带来相当的负担。


针对这些问题,编制一个实用简洁传统村落规划,变得非常迫切,各地急需一个既有针对性又实用简洁,能够指导未来保护修复工作的规划。


一、做有用的规划

1.对保护有用:

规划一定要实用。要让村民和乡镇干部都能看得懂能用,这不仅从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对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对地方政府发展经济、促进民生,对于广大村民能够改善生活、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收入都有用,我们的规划要对这些方面有具体较强的指引和作用。

(1)在规划中要明确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保护对象,分级分类提出保护方案和行动计划。对于一些年代久远、质量较好、较有保护价值的传统建筑,应提出如何修复的具体方案,做法要精细、要记录到位,用什么样的材质、工艺等要提出具体的方法。而对于那些面比较广量比较大、年代并不久远,但还是按照传统做法修建的一般房屋,要将大体风貌抓准,提出修复的原则。(涉及材质、施工工艺等方面)。

(2)建档和挂牌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村落有多少处民居、古道、古树、古井等,这些都要明确并挂牌,必须保留和清楚的记录村落数量、位置、现状,并进行日常的增补和完善,各级政府在管理或交接时也要做好保留和记录;挂牌要明确,时刻提醒村民对其保护。

(3)提出维护和修复的具体方法。由于我国的传统建筑大部分是以土木为主,必然需要不断维修、不断更新,既要有按照传统方式开展的维修,也要有适应新需求的适当提升、完善、创新;比如夯土墙几年就要进行加固、木质的构件几年需要刷油,这些都要在规划里提出。提出维修指导手册和更新方案。针对村落严格保护类的对象编制维修指导手册,用于指导村民或匠人日常维修;对村落一般保护类对象可提供维修选择方案,在保证传统风貌的基础上,完善功能,提升水平。

(4)充分挖掘特色,适度恢复和还原。处在邻近的区域内的村落一般同质化比较严重,各村落之间往往只有细微的差异,易造成一定程度的百村一面。因此要充分挖掘村落的特色(比如建筑材料的不同,石板、木头、夯土等),从材质、色彩、形制、符号等方面总结提炼出村落特点,精心提出修复方案,适当还原和修复传统村落,把细微特点找出来,恢复村落原有的书屋、铁匠铺、豆腐坊、古驿道等要素。

(5)提出历史环境要素保护的具体方法。把历史环境要素的对象、位置、现存的问题找准,给出明确而具体的保护定位、保护模式,是修缮、修复、简单加固、原样利用还是封闭保护等等,都具体要明确。

(6)给出非遗保护利用的具体方法。要明确各类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内的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载体、活动人员等,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活动线路、活动场所等的保护、传承人培养、农耕博物馆的建设等具体的要求和措施。结合村落的活化利用,组织一些传统文化活动、特色民俗项目等,进行活态保护与传承。对村落有特点的农副产品、手工艺品、服装服饰、特色美食等,要做好记录、适当宣传、发挥价值。

2.对发展有用

(1)新建房屋要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增加提出新建房屋的风貌导引。在传统建筑中,提炼比较有村落特色的5-8个要素,提炼出建筑的设计导则,进行不同组合,引导新建房屋。在形式上可以总结为好记、好用的三字经形式,例如“立斗墙、花格窗、明沟渠、石板路”等,运用到新建房屋中。

(2)要提出具体的产业选择和空间落地。明确村落产业类型和定位,以“主导产业+辅助产业”的方法激活村落产业,丰富和拓宽发展渠道,比如:文化部门活动场所、老年活动机构、中小学生教育基地、校外拉练场地、文创基地、政府办公场地、民宿等;吸引个人或企业长期租用持有等。要巧借旅游作为活化利用的药引子,进行产权流转试点,重新确定新需求,促进闲置或废弃房屋的活化利用。

(3)明确对应各级管理需求。县级明确管理的对象、乡镇级可指挥、可建设、可维修,引导式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指导和保护村落风貌的延续;村民可根据规划内容对房屋进行日常维护或新建。

二、做简洁的规划

规划一定要简洁。传统村落往往集中在比较贫困的区县,要拿出大量经费编制规划实属不易,因此,规划要聚焦于最重要最有用的工作,不必进行复杂冗长却和实际工作关系不大的没必要的研究和分析。一来地方能负担的经费就有限没必要无端增加规划单位的投入,二来太复杂的规划既不利于凸出重点,也不利于复制和传播

1.连片编制。对于一些传统村落数量较多的县,鼓励以县为单位连片编制,既降低成本,也便于系统的分类研究。对于已编制保护规划的村落,可以在已有的基础上把各村落的个性和实际问题找出来,有针对性地解决个性问题,这样也能极大地降低成本。

2.成果形式简明扼要。不要追求大而全、全而空的规划。现有成果至少能够减少一半;对规划的执行者,只需要结论、管控要求、具体方法,不需要推演过程,快准精地根据村民需求提炼要点和干货,形成准确、实用的成果。告诉基层人员和村民怎么做,要有具体的做法,使他们看得懂,便于实施。对一些分析过程、相关案例借鉴,可以作为附件。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工作量,也更加突出规划编制的重点,也能降低编制经费。

3.要形成易记易用的村民语言、有约束力的村规民约。规划成果,尽量避免过于学术化的表述,用村民语言将主要的规划内容呈现出来(例如用“石板路、花格窗、马头墙、柚子树、花鼓戏”等将需要保护的关键要素告诉村民)。规划成果可以凝练成易记易理解的条款,纳入村规民约,更利于村落的保护和发展。


三、做有针对性的规划

规划要针对传统村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必须是针对村落实际问题的规划,是为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而编制的规划,必须要有针对性,不要把一些城市规划、历史街区的规划手法带到传统村落规划中,不能有假大空的规划内容,一定要针对农村的现实情况,用村民和基层能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明白的表达方式,告诉大家该做什么、该如何做。而不是像名城或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更主要的是面对专业人士或行业部门的管理需要。

1.明确保护对象。城市是片区管理,农村是分散管理。村民、村干部是规划的实际执行者,往往关注的是村落中的具体对象,比如建筑、街道、古树、古井等等,但规划师往往是划定保护范围完事,而且村落中需要保护的对象数量是有限的,可以一一指明的,一般都不是很多,完全直接标明保护对象更有利于保护。

2.用图则或导则的办法指导建设,提出传统村落的设计指引。目前的规划多停留在保护规划层面,对具体的建设指导重视不够。应对村落进行分类指引,采用图则式或表格式,有针对性的提出不同级别的保护重点、原则和方法。导则当然不能取代重要节点的设计,但可以指导一般性房屋的建设方向,避免保护性破坏,村民和基层干部也能看得懂。同时,导则能够极大的减少工作量,降低编制经费。

3.用传统的方式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认真发掘传统村落中处理环境问题的传统智慧,比如鼓励垃圾源头治理,循环利用,少量垃圾运出村落;保留村落明渠排水,污水鼓励使用传统处理方式,适当加以技术更新,不提倡无原则地在村落里安装集中污水管线。

4.用农村的办法进行绿化美化。保留传统村落景观风貌的乡土性,避免用城市的方法进行绿化。比如鼓励在房前屋后栽种实用性的蔬菜、多用结果实的树木、爬藤植物进行绿化美化,用乡土的要素去提升村落环境。针对村落中水塘、路边、空地进行有效使用的景观导引,多使用乡土景观,在环境提升中多使用乡土的元素,尽量保持原有乡土气息。

四、做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要有新的突破和研究的规划

规划要有一定的突破性。当前,有关部门对如何更精细的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和遗产,如何做好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如何做好多规合一,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必须跳出狭隘的规划、文物保护或建筑、景观的专业思维,摆脱形式主义的窠臼,积极探索新时代、新条件下的规划编制办法、内容和手段。

1.针对村落的空心化提出具体保护发展的要求。空心化是当前传统村落面临的最大问题,规划需要因地制宜和培育村落的内生动力,积极推进宅基地整理和产权流转制度,复兴乡村公共空间,实现建筑空间传统与现代的更新。规划要想各种办法在空心化背景下去研究,怎么把人引进来、留下来,研究它的产业、使用价值、人居环境改善、交通等。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精细化记录和管理。在规划编制中充分运用现代工具和数据化手段,把传统村落中有价值内容进一步明确数量、找准位置、全面记录下来,做到家底清楚、变化可溯、及时增补,永记在案。

3.要做到多规合一。传统村落规划要与村庄布局、农村人居环境、土地利用规划等取得一致,特别是对传统村落各类资源,包括山林、用地、房屋、土地权属、产权归属等,都要做到科学协调和有效管理。

4.以行动计划为导向简化规划编制。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规划,而应该成为一个各相关职能部门、乡镇干部、村民等能够清晰理解并实施的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和建设指引。要能够起到整合各级力量、科学地指引项目落地、具体指导村落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是个新鲜的事物,需要我们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还需要我们不断更新和创造,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扬我们中华农耕文明的最后遗产。

以上为一些简略的思考,希望能引起大家积极的讨论。

本文链接:http://www.tydfly.com/xunyiweb/news/2019-4-9/361.html
点击次数: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条:关于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发改规划〔2019〕0617号)  下一条:被干歪的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