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CENTER

行业新闻 公司公告 公司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传承农耕文化促进乡村旅游

发布时间:2018-6-22 9:15:13 本文来自:夏学禹

 现在中国社会比较稳定,经济条件也好了,下一步就是文化建设。当今的中国人开始了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一种文化认同的渴求,既中华文化认同的一种渴求。想望重新认识、重新倾听、重新学习自己的传统文化。

中央《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中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中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中华文化是多元的、开放的、和谐的、自我反省和自强不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母体。农耕文化是我国从未间断的一种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长期以来,人们为了适应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创造的多样性农业生产和丰富博大的农耕文化,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它集中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教训和成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在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仍具有现实意义。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人文精神与和谐理念,不仅在维系生物多样性、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独特景观、推动乡村旅游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保持和传承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传统特色,丰富文化生活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农耕文化的主要内涵、主要特征、时间原则

(一)主要内涵

农耕文化曾经覆盖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农耕文化的内涵是:“应时、取宜、守则、和谐”。

1.“应时”。农业生产联系最直接的是时间与节气,在中国古代,人们基本上是生活在按照自然节律和农业生产周期而安排的时间框架之中的。夏代的历日制度《夏小正》中,已把天象、物候、气象和相应的农事活动列在一起便于民间掌握。后来,又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人们依节气安排农事活动。直到今天,节气依然是人们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依据。农业生产,本就是一种根据节气、物候、气象等条件而进行的具有强烈季节性特征的劳作活动,其时间性是很强的。因此,顺天应时是几千年人们恪守的准则,“不违农时”是世代农民心中的“圣经”。“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是故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吕氏春秋、审时》)。“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得时之和,适地之宜”。应时,体现了前人对自然规律的重视。

2.“取宜”。取宜主要是对“地”来说的,即适宜、适合。中国传统农业强调因时、因地、因物制宜,把“三宜”看作是一切农业举措必须遵守的原则。种庄稼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取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我们的祖先在农事活动中很早就懂得了“取宜”的原则,周祖农耕文化中的“相地之宜”和“相其阴阳”理念,就是“取宜”的实践经验总结,在指导人们认识自然和从事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3.“守则”。则,即准则、规范、秩序,它是人与自然长期互动形成的实践原则。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蕴含着“以农为本、以和为贵、以德为荣、以礼为重”等许多优秀的文化品格。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对中化民族坚忍不拔、崇尚和谐、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勇于创新等优良品质的养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厚土。

4.“和谐”。农业是农业生物、自然环境与人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这就是农业的本质。天、地、人“三才”观把农业生产看作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的、运动的整体,它所包含的整体观、联系观、动态观,贯穿于中国传统农业的各个方面。在“三才”理论体系中,人与天、地是并列的,人与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的关系。几千年来,中国的农耕文化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影响着世界文明的发展。农耕生活的平实性与和谐性,使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并且重视和合。中国的农耕文化连绵不断,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铸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铸就了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使人民的生活丰富多彩;特别是铸就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理念,孕育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着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思想。和谐理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趋向、行为规范,支撑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就是在天、地、人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这是农耕文化的核心理念。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仍是农村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和主要精神资源。

(二)主要特征

1.农耕文化的地域多样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千变万化,差异很大。中国很早就懂得根据不同土壤、地貌、季节与作物,“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地采取不同的经营方式,创造了多样性的农业生产模式。从南方的热带农业,到北方的寒带农业,从东部的沿海平原,到西部的山地高原,农业的地域类型十分丰富多样。中国传统农业非常注重多作物的搭配与布局,创造了间作、混作、套作等多层次的种植,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使农田生态系统复合化,提高稳定性。并利用相生相克原理,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种群合理组合在一起,利用相生组合使种间互利共生,使用相克达到生物防治的作用。农耕文化实际上就是带有很强的生态环境特点的地域文化。南方北方,各有差异;东部西部,各具特色。我们经常说到 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还有“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等等,都表明了农耕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2.农耕文化的民族多元性。我国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一部中国农业史,就是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多元交汇的历史。各民族在其繁衍生息过程中,依据不同的环境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创造了自己的农耕文化。比如,西南的梯田文化、北方的游牧文化、东北的狩猎文化、江南的圩田文化、蚕文化与茶文化等,都是自成体系的农业生产方式,都有与之相应的生产生活习俗。同时,各民族之间,各地区之间,在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中,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形成了多元融合的特点。比如,各地的动植物品种、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等,都有文化交流传播的印记。这其中既包括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农耕文化传播,也包括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之间的农耕文化传播。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通过植物考古、动物考古,已确认了小麦、山羊、绵羊等并非我国本土的产物,而是来自中亚或东亚。

3.农耕文化的历史传承性。农耕文化是人类最古老的原生性遗产文化,至今我们依然可以在乡村的某些习俗中发现原始农耕文化的踪影。比如,祈年求雨习俗、祭山拜地习俗、开犁开廉习俗、丰收庆典习俗等等(重农的国家的人都敬天地,敬自然。人必须要有所敬畏,不能天不怕、地不怕,要懂得感恩)。由于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各民族的农耕文明进程具有明显的历史阶梯性。有的地区发展程度较高,而有一些地区发展进程较慢,但构成农耕文化的文化链都没有断。农耕文化景观,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历史见证。作为人类文明的历史见证,它是历经漫长历史不断发展、演变和积累而逐渐形成的,它兼具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两种不同要素和特征,凸现了人和自然之间长期而深刻的关联,表现出极大的地域性、民族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4.农耕文化的乡土民间性。农耕文化产生于乡土乡村,它与农民和土地紧密相连,与平民百姓共生共存。农耕文化的民间性特点,使它在历史风云变幻中,既不完全受王朝演替的影响,也不全部因时尚文化而改变。这就是农耕文化的生命力。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抗御文化进程中的都市文化和时尚文化的冲击与同化,保持自己的特色,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延续传承,深深植根于乡村生活的土壤之中(如民歌、船工号子)。中国的农耕文化、传统文化是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美好享受的,花好、月圆、人长寿的人文理念。让人的灵魂提升而不是下降,给人希望而不是绝境;它如灯火照亮人们心中的幽暗给你以光明,它如船工的号子给疲惫的心灵以力量。古今中外,能够打动人心、让人难以忘怀、给人以生活的智慧和生命勇气的民间传统文学故事,大多是有温暖的文化品质和文化精神的。这种温暖和精神是一种力量,它能够超越时空,直抵心灵;它是一种慰藉,能使冷漠的情感火热起来;它是一种生命,能够感染乃至唤醒另一个生命。文化、文明、精神对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都具有灵魂的作用。中国农耕文化、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和延续性,永远影响、照耀和激励着后人。

(三)实践原则

在世界古代文明中,中国的传统农业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各国。我国的传统农业之所以能够数千年长盛不衰,主要是由于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整套的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的技术体系,并在农艺、农具、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等方面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农业的诸多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和农耕文化。

1.协调和谐的三才观。中国传统农业之所以能够实现几千年的持续发展,是由于我们的祖先在农业生产的实践中认识和摆正了三大关系:即天、地、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的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自然的关系。它指的是天道、地道、人道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强调在农业生产中做到“顺天时,量地利,用力少而成功多”。“三才”理论是从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中孕育出来的,后来逐渐形成一种理论框架,推广应用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在“三才”理论中,“人”既不是大自然的奴隶,也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而是“赞天地之化育”的参与者和调控者。中国农耕文化与传统农业理念,主张人和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共生的关系。这是“三才”观的核心。任何社会具有发展前景的文化和经济都必须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违背自然规律的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任何一个从农业生产中发展起来国家和人民都敬畏天地。

2.趋时避害的农时观。中国农业有着很强的农时观念。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观日测天图像的陶尊。《尚书.尧典》提出“食哉唯时”,把掌握农时当作解决民食的关键。“不误农时”、“不违农时”是中国农民几千年来从事农业生产的重要指导思想。“顺时”的要求也被贯彻到林木砍伐、水产捕捞和野生动物的捕猎等方面。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以时禁发的措施”。“禁”是保护,“发”是利用,即只允许在一定时段内和一定程度上采集利用野生动植物,禁止在它们萌发、孕育和幼小期采集捕猎,更不允许毁林而搜、竭泽而渔。“用养结合”的思想贯彻于整个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它准确地概括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关系,也是我国农业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3.辨土肥田的地力观。土地是农作物和畜禽生长的载体,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种庄稼是要消耗地力的,只有地力不断得到恢复或补充,才能继续种庄稼,若地力不能获得补充和恢复,就会出现衰竭。我国在战国时代已从休闲耕作制过渡到连种制,比西方各国早约一千年。中国的土地在不断提高利用率和生产率的同时,几千年来地力基本上没有衰竭,不少的土地还越种越肥。我国先民们通过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办法,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古代土壤科学包含了两种很有特色而相互联系的理论——土宜论和土脉论。土宜论指出,不同地区、不同地形和不同土壤都各有其适宜生长的植物与动物。地脉论则把土壤视为有血脉、能变动、与气候变化相呼应的活的机体。两种本质上都是一种土壤生态学。中国传统农学中最光辉的思想之一,是著名的宋代农学家陈旉提出的“地力常新壮”论。正是这种理论和实践,使一些原来瘦瘠的土地改造成为良田,并在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的条件下保持地力长盛不衰,为农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种养三宜的物性观。农作物各有不同的特点,需要采取不同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人们把这概括为“物宜”、“时宜”和“地宜”,合称“三宜”。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就认识到在一定的土壤气候条件下,有相应的植被和生物群落,而每种农业生物都有它所适宜的环境。但是,作物的风土适应性又是可以改变的。农业生物的特性是可以变的,农业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也是可以变的。正是在这种物性可变论的指引下,我国古代先民们不断培育新的品种和引进新的物种,不断为农业持续发展增添新的因素、提供新的前景。

5.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在中国传统农业中,施肥是废弃物质资源化、实现农业生产系统内部物质良性循环的关键一环。中国传统农业是一个没有废物产生的系统。农户生态系统是“小而全”的结构单元,物质封闭循环,几乎所有的副产品都被循环利用,以弥补农田养分输出的损耗。通过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实现无废物生产,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一大特征和核心价值。中国传统农业将种植业、畜牧养殖业紧密结合起来,将作物秸秆、人畜粪尿、有机垃圾等经堆积腐熟后还田,顺应了物质能量循环的规律。人们不断的开辟肥料来源,清代农学家杨岫的《知本提纲》中提出“酿造粪壤”十法,即人粪、畜粪、草粪、火粪、泥粪(河淤泥塘)、骨粪、苗粪(绿肥)、渣粪(饼肥)、黑豆粪、皮毛粪等等,差不多包括了生产和生活中的所有废弃物以及大自然中部分能够作肥料的物资。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感性的经验已经上升为某种理性认识,出现了“桑基鱼塘”的生态循环的生产,这就是在鱼塘岸边植桑养蚕,桑叶喂蚕,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良性循环。还有稻田养鱼。这正是当今的有机农业所需的生产方式。

6.御欲尚俭的节用观。古代在农业生产中提出的节用思想对与今天仍然有警示和借鉴的作用。如:“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天之生财有限,而人之用物无穷”;“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等等。古人提倡“节用”,主要目的之一是积粮以备荒。同时也是告诫统治者,对物力的使用不能超越自然和老百姓所能负荷的限度,否则就会出现难以为继的危机。与“节用”相联系的是“御欲”,自然能够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但是满足不了人类的贪欲。

二、农耕文化的传承价值

我国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近万年的农业生产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也是几千年农耕文化形成和发展取之不尽的源泉。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它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始终。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思想和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如夏历、二十四节气、阴阳五行等)在现代的今日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农村和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在农业生产中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保持本民族特色、传承本国文化传统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传承农耕文化是保障民族健康生活的源泉

当今中国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重金属污染(主要是农村)是影响和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而中国的农耕文化、传统饮食文化,是“天人合一、药食同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人吃的中药、吃的天然食物都是来源于自然界。食物是最好的药物,我们日常吃的天然食物,都具有天然药物一样的作用。中国第一部农耕专著《齐民要术》里就收集了几百种食物,都被我们的祖先开始选择食用了。中华民族的祖先选择了吃植物的种子来维持生命和健康,这是非常智慧的选择,“得谷者昌,失谷者亡”。中国的饮食结构是最健康、最科学的。因为我们的传统饮食结构,不仅是由中国的传统农耕文明所决定,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活实践以及食疗保健经验积淀的结晶。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说:“我中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研究和回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饮食结构,我们就能够非常深切地感受到,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就是我们中国的农耕文明。这对于保证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提高的确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我们中华民族繁衍了几千年,活得很健康,没吃出那么多怪病,得益于传统农耕文明和传统饮食文化。而我们现在是生活越来越好,病越来越多;优良传统抛弃的越快,各种现代病生的越怪;药越吃越多,病越治越难。快速的发展与设施使人们远离了大自然,精美的食物弱化着人们的消化能力,制造着越来越多的高血压(2亿人)、糖尿病(9500多万人)、肥胖症人群。难道我们不该反思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文明。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心中还有“农历”,还有农耕文化精神,这个人就拥有了健康之根、快乐之本、幸福之源。因为农耕文化的本质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这个合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顺应自然。农耕文化的精神是化育和养成。

(二)传承农耕文化是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农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持续性发展问题也随之突显。我国粮食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的消耗,大量增加化肥和农药的投入。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条件日益趋紧的状况下,继续靠增加资源和化学品投入来增加产出的余地越来越小,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压力越来越大,以对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为特点的农业增长方式将难以为继。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借鉴和吸纳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精华,遵循自然规律,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逐步减少化学品的投入,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注重增长速度与质量安全的协调。

农业本身是人类长期认识自然、适应自然过程的结果,农业任何革新和发展都不应忽视过去的经验和成果。中国传统农业从来就是低碳环保的,只是近几十年中国的农业才变得“化学化”,成为污染最大的领域。传统农业中有许多好的东西,是当地劳动人民依据自身的自然资源和物种间的关系,运用本土的、独特的、独创的耕作技术和实践经验,经过世代不懈的努力形成并传承下来的生态平衡系统和农耕文化。现在的农业生产中抛弃农家肥、有机肥,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并忽视农作物的倒茬轮作,人畜粪便无处理的排放,生产生活垃圾的任意丢弃,毁林垦荒,草原过载等不理智行为,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和破坏,不仅维系自然生态平衡的生物链、害虫的天敌遭到灭顶之灾,而且危害到了人类自身的生活和健康。许多数千年来哺育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民间用具、民俗用品、传统农具、传统技艺,以及我国农业的许多优良传统和理念正在走向衰落和消失。农业本身具有的调节生态、田园风光、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的多样性功能被忽视。如何在时代演进中,在发展现代农业中,有效保护和借鉴利用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使数千年传承下来的农耕文明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继续发挥其有益的作用,的确到了值得反思、值得重视的时候了。

面对现实如果我们束手无策,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只有按照我们人类的共同经验:当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办法和一条更好的路径时,我们就要回过头去,回到先民的智慧当中去,回到我们的传统当中去,看看我们的先民留下了什么遗产给后人,看看我们的先民的那些智慧和理念,今天依然需要传承。农耕文化毫无疑问就是先民给我们留下的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遗产,是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资源。农业,在生产人类赖以生存的食品及工业原料的同时,也传承着文化和文明,农业的多样性和多功能性需要人们不断的认识、正确的对待、科学的利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1号文件)中指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旅游、文化传承功能”。陈晓华副部长在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上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农耕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有益成分,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现代农业,是重要的精神资源和必不可少的文化滋养。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有着密切关系,在人多地少的中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不断秉承精耕细作的集约化耕作制度,需要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增加农民收入,拓展农业功能,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和农村服务业,需要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村节能减排,需要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促进乡村文化事业发展,同样需要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民俗传统和地方特色文化保护,维系生产生态生活的和谐更离不开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

(三)传承农耕文化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除虫剂、除草剂等化学品,不仅使农作物病虫的抗药性增强,只能使用药量更大、药性更强的农药来防治病虫害,形成恶性循环,而且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伤害了大量有益生物,包括鸟类(如麻雀几乎被灭绝)、益虫微生物,进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特别是一些工业企业不重视节能减排,目前我国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严重恶化。农村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负荷均逐年增加。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达80多亿吨,生活垃圾近2亿吨,70%的生活垃圾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90%以上的污水随意直接排放。一些农村的污染程度已经威胁到人与畜的安全(近几年来,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水源污染导致人畜群体中毒,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已影响到社会的安定)。要治理和改善农村的环境状况,农耕文化中的一些环境理念值得我们借鉴。传统农业注重整体、协调、良性循环、区域差异,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自然生态净化过程,利用生物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达到尽量避免滥用化肥、农药、生长剂、除虫剂等,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农业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主要体现于遗传多样性与栖息地提供。首先在物种上,农业通过耕种保留了大量植物资源;其次,农田及其草木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与繁衍之处。中国传统农业利用多样化的种植、农业自然生态净化,从而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系统稳定性。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能够充分适应当地自然条件达到可持续生产。因此,现在一些还保留传统农业的地区,大多保持住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土壤、水、大气中有害化学物质成分很少。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空气质量优良,这些都是生产高品质农产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所必需的生态环境基础。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上世纪80年代日本对“三农”政策就调整为:农业不再追求产量,而是食品安全;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农民素质的提高。

(四)传承农耕文化是维系田园风光与乡村旅游的基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城镇居民面临环境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中产阶层的人们开始渴望从喧嚣、污染的城市环境中解脱出来回归到自然,在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乡村中享受充满田园情趣的休闲生活。通过从事农事活动,了解当地特色和民俗、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享受农耕文化精神陶冶。古朴的农耕情调是农耕文化的载体和韵味,也是维系田园风光与乡村旅游的基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传承农耕文化的理念,利用乡村自然环境、田园风光、农牧渔业生产、农家生活等资源条件,通过合理改造、适度开发,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旅游业相结合,为城镇居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服务。通过这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不仅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注入丰富多彩的文化,还可以唤醒人们重视生态环境,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提高旅游品位,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成为有利于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如浙江安吉县的竹乡生态旅游和美丽乡村旅游)。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保护当地自然资源特色是最重要的。在不同的地方,尤其是在过去交通不便利的乡村,各有独特的农耕文化与民俗文化,现在还没被完全破坏,要特别注意珍惜和保护,适度开发与利用。中国乡村地大物博,民风淳朴,传统的农耕文明遗迹和生活形态都是休闲旅游发展的优势资源与基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宁静舒缓的生活节奏;水车灌溉、稻田养鱼、鱼鹰捕鱼、采藕摘茶等农耕场面;篱笆墙、山田坳、湖泊溪流、田野草地、都是美景。我国台湾省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发展“三生农业”(生产生态生活的协调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必须突出农耕文化,农耕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反差越大,其田园意味越足;农耕文化越突出,越典型、越贴近城镇居民亲近大自然的“乡梦”。

(五)传承农耕文化是繁荣农村文化和乡村旅游的灵魂。现在的人们面对千变万化的生活,既需要物质的丰富也需要精神的理念,既向往科技进步又渴望生态自然的环境。都市人们萌发的乡愁、乡恋,是对生活的一种重新认识与理解,追求自然与和谐、安详与宁静,才是人类生活最本质的方面。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要以农为本,以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为主干,以有利于农民增收、农村受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农耕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乡村旅游的内在价值及附加值基本上是由农耕文化表现出来,国内外的乡村旅游胜地,无不以文化特色作为依托。文化具有很强的辐射力、渗透力与稳定性,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双重生产力,挖掘农村的各种潜力,整合农村的生产、生态、生活与文化资源,把资源转化为推动农村发展的资本,形成良性互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重要功能是传承农耕文化,使城市居民在休闲旅游中享受和体验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清爽快乐。近一百多年来,由于国人对文化的漠视,中国许多好的传统遭到了我们自己的摧毁和抛弃,尤其是长期的政治运动,特别是“文革十年浩劫”,不仅摧毁掉了大量的传统建筑和传统文化,而且严重损害了中国“讲文明、守秩序、重礼仪”的优良传统,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一个民族在危难中失去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必将在社会稳定和发展中得到恢复与发展。古老辉煌的中华文明需要重新振兴,而振兴则需要漫长的时间,需要从我做起,从当下的生活细节做起,才能使中华文明继续成为生生不息、汩汩流淌的源头活水,文明的延续才能成为我们生活的现实。因此,我们繁荣农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丰富文化内涵,特别是在保护、传承和利用农耕文化上多下功夫。随着人们对农耕文化的逐渐认识和充分理解,其价值也会逐步凸现出来,保护和利用好农耕文化也将会使整个社会收益。农耕文化是连接乡村传统生活与都市现代生活的纽带。

三、农耕文化的传承途径

现代文明正在疯狂地异化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甚至包括纯朴的自然人性。城里人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近,心灵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地球越来越热,人心却越来越冷;城市里的楼盘越来越高,住在楼里的一些人却越来越猥琐卑微。我们应回望传统的村落,回味传统的生活;回望自己的民族,回味传统的文化;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留住我们生活的根。

(一)保护好传统民居和自然村落。古村落和传统民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村落文化景观,都属于它自己的一段特殊的发展历史。这种发展历史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形成了独特的村落文化景观,并成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共同记忆。这种历史记忆,不但能增进人们彼此间的情感,促进族群内部的认同和包容,同时还是增加每一个成员的历史认同自豪感和归属感。建筑是有生命的,跳跃的生命符号反映的是人文思考,它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折射着时代的进步。乡村传统的村落、独特的建筑布局、生活方式、节庆习俗和农事活动都是农耕文化几千年的积淀。建筑物是最真实的历史记录和有序的文化传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民居是节能(低碳)建筑,如徽派民居、北方的窑洞,具有隔热、保温、隔音、透气性好、质量轻等优点。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的发展和城市文明对乡村强大的辐射力,许多经营者误以为乡村旅游就是现在流行的观光旅游,因而不但没有珍惜、保护和利用原先遗迹的自然资源和传统乡村特色,反而大兴土木、大拆大建,将传统的、各具特色的民居,变成了钢筋水泥的统一模式,失去了地方特色和个性。这种做法破坏了乡村原有的自然风貌,失去了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资源。“建新不能废旧,历史不能复制”。传统村落、传统民居不是包袱、不是破烂,不是改造对象,它是民族文化。传统是历史文化的结晶,是孕育生息城市的土壤。这次汶川大地震后的重建,最大的特点和亮点是,保护传和承了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与民族文化,现在汶川的水磨镇、映秀镇成为了旅游胜地。实践证明,当今中国最具吸引力和最受人们喜爱的杭州、苏州等城市,正在得益于它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当今中国好的、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无一不是生态环境、传统民居和古村落保护好的,如安徽的西递村、宏村、三河古镇;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江西的婺源;上海的朱家角等。这些古村落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明清建筑、小桥流水、农耕文化都是江南秀美景色的集中体现,都具有独特地观赏价值。古村落的建设都遵循的是中国风水理论,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要敢于对城市化的无序扩张表示反对,不要认为这是在逆潮流而动反对城市化。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理念是:“城市让人们生活的更美好”(也有人说这是个疑问?),在世博会设立的城市未来馆中,惟一被选中代表亚洲未来城镇的是浙江奉化的溪口镇和滕头村,他们的理念是:“乡村让城市人更向往”。西方一位评定世界文化遗产的专家曾面对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人们说:我们现在有的物质,你们以后都会有,而你们现在有的文化遗产我们永远不会有。

(二)构建农耕文化展览室。为了方便旅游者对农耕文化的直观认识,在乡村构建农耕文化展览馆、展览室,西方国家这一类的家庭展览室很多,现在我们有些地方也已经开始建农耕文化展馆、农耕文化园了,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安徽石台县、湖南耒阳、湖南衡山、江西南康、湖北襄樊、山西榆次后沟的农耕文化博物馆,陕西杨陵的农业历史博物馆,陕西关中民俗博物院,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还有湖南郴州、江苏扬州、山西阳曲、山西运城、四川峨嵋山、福建宁德、浙江台州等各地,正在启动和即将建成农耕文化园或相关博物馆,民俗风情园、生态农业园正在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收藏民俗、守望民间,成为21世纪中华文化的热点。收集、保护、展览传统生产农具和生活用具,如:石磨、石缸、石臼、犁铧、背夹、风车、水车、纺车等等传统的农耕用具,配以相关的使用图片和文字,用来讲述和展示中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历程。这种方式既可以使农民回味过去、珍惜、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又可让对农耕文化陌生的城市居民、青少年了解传统的农耕方式和生产习俗,唤醒他们对农耕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在日益浮躁的今天,这些可亲可敬的旧物和传统农事已距离都市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重读“往事”竟有恍若幻梦之感。城市喧嚣繁华背后的寂寞常常需要宁静自然来填补和平衡,也许在农耕文化的宁静中,人们更能洞观沧桑世事,回望人生行止间的哀乐得失。最真实最自然去掉了浮饰和光环的生活,使人能够直窥心中最本质的生活欲望。那秋日、蓝天、晚霞、农景中的壮阔与淡定,其实依然无不深藏着人们无尽的乡土眷恋。

(三)重视农耕文化的参与和体验。不管有多少原因,人都不应该不爱田园。因为,是田园养育了我们。而且田园能舒展人们心里的紧张和阴郁。面对春天绿油油的庄稼地,我们会丢下烦恼,心旷神怡;看着黄澄澄的秋季田野,我们会荣辱皆忘,欢呼雀跃。因为田园是我们中国人灵魂的栖息地之一。要展示田园的魅力并赞美她,对那些破坏田园的人要敢于谴责,不要认为这是在呼吁向农耕经济倒退。乡村旅游要重视游客对农耕文化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将文化性与娱乐性、趣味性充分结合,给旅游者更大的空间,使游客获得娱乐、审美、亲历的体验。比如,为游客提供“做一天农民,体验农耕辛劳”的项目;提供传统的水车、石磨、石碾等农具让游客亲身体验如何使用这些古老的农用器具;充分利用本地乡村的饮食文化,让游客品尝具有农家特色的菜肴,了解饭菜背后的历史故事、风俗习惯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游客亲自动手参与当地菜肴的制作。通过参与农事活动,可以使游客直接接触、体验乡土风情,感受传统生活方式,使游客置身于自然和谐的环境中,落脚在安然平和的氛围里,感受到亲和的召唤,享受到沉稳与踏实,找回寄生的家园,使乡村旅游成为他们难忘的人生经历。民俗因民族、环境、经济等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民族性和区域性差异。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不同的民俗民风,这些民俗民风世代相传,它们对不同民族的心理、性格、思维方式、价值观等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四)注重工业文明与农耕文化的协调。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水资源、环境、空气等都正在遭到大量侵蚀和污染,乡村的传统活力在日渐衰退,乡土建筑在快速消失,乡土文化和精神价值正在被抛弃,整个村落文化面临传统被中断的威胁。有些封闭落后的农村,由于在旅游业兴起之前缺乏经济能力改善道路交通和住房条件,较好地保存了旧村落原貌等物质的农耕文化与传统习俗等非物质的农耕文化。但来自城市的工业文明,对农耕文化产生着巨大的冲击。人类文明是在更替中有机链接,还是在对立中无情取代?现在的工业文明特别是信息时代的高科技,在严重冲击或快速摧毁着农耕文明,而且,什么“小农经济”、“小农意识”、“土里刨食”,思想封闭、目光短浅等等,又都往农耕文化的头上戴。农耕文明在发生着基础性的动摇。中国原有的农村正在被城市化或城乡一体化,在推土机下,很多传统民居、历史街区被推到,许多建筑本可以继续使用而成为珍贵的记忆,今天却被无情的拆毁。近30年中国农村消失了40多万个村庄。眼看着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家当,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被糟蹋完了的时候,有的人才发出“宁愿在古城里哭,也不愿在新城里笑”的哀叹。而大批城市的打工者,他们的心是漂泊的,他们的家是漂泊的,他们的牵挂也是漂泊的。因而,人们的“乡愁”意识在开始苏醒,它在真真切切地告诉你:“你没家了”!我们许多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只能在梦里呼唤着故乡了。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时候,尤其要注重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保护农村清新古朴的乡野气息,是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魅力所在。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较好地保存乡村质朴的农耕文化气息,能够给游客似曾相识和接近大自然的享受。旅游不仅仅是物质消费,更主要的是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对人的教化与陶冶功能是任何物质都替代不了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基因密码,也是一个民族进步昌盛的精神旗帜,同时标识着不同民族发展过程的历史路径。因此,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农耕文化,提高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给游客提供高品质的审美享受和亲身体验的旅游经历,是乡村旅游具有蓬勃生机和巨大发展前景的生命力。

(五)注重农耕文化与传统节庆的衔接。弘扬农耕文化,过好传统节日。我国传统节日都起源于农耕时代,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和谐理念,是自然法则与生活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已有七个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个传统节日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要弘扬节日文化,首先是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红火热闹、富有内涵。几亿人次回家过年,十几亿人同时吃饺子、吃年糕、放鞭炮、挂红灯、贴对联,都说明民俗是一个伟大的力量,是民族文化身份的体现。农耕文化、传统文化的精神是蕴藏在广大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民俗文化是人民共同情感的基因,是民族共同体的维系力量。作为传统年节符号的春联、年画、剪纸、烟花、灯彩、社火等,广泛存在于祭祀、纪念、敬仰、迎送等节俗活动中,产生着巨大影响,由此,人们既可获得强烈的视觉美感,还可通过亲身参加活动,体验审美和获得深切的文化归属感。对传统节日的普遍认同,使传统节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构成。

循环往复的中国传统节日,把松弛和欢乐插入持续不断的生活流,使流逝的时间以环状结构和着自然与人生的节奏,调节人们的生产生活频率,给生活增添乐趣和生机。传统节日于一个个“天人合一”的重要时节点循环往复,反复地激发社会心理,舒张人文情怀,使大众生活意志、社会意识和文化认同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淡化。

传统节日自身是一个相互关联、充满生机的生命机体,它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培植、滋养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节日作为集体共享的特殊时间,它需要特定的精神核心。假如没有精神内涵、信仰寄托、文化象征,社会教化和审美娱乐等丰富的功能,节日就传承不下去。传统节日是人民大众内心的需要,每个人都是节庆文化的传承人。民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只有充分理解其文化内涵,才能充分享受和传承,增强人民生活的幸福感。民俗来源于人民对美的追求,是一个民族价值观的体现。弘扬民族文化可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但是,今天的传统节庆更多地被视为物质享受和假日娱乐,其精神内涵和文化传承被淡化。节庆形式的单一阻碍着节庆文化的发展,过于注重物质形态和流于表面的庆祝方式让传统节日丧失了其丰富的文化价值。传统节日的传承重在延续其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赋予现代生活的内涵,不仅是传承农耕文化的核心价值,也是弘扬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乡村旅游的支撑力量。旅游本质的价值就是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而传统节日是面向多民族的文化交流。要擦亮“农家乐”品牌,要想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扛起民俗文化、农耕文化这杆大旗,充分利用好传统节日这个平台,使农家乐、乡村旅游突出人性化、个性化、绿色性,传承地方特色、民俗特色、传统特色,以适应体验乡村旅游者们的需求。

(六)注重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文化的协调。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和全社会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并且辅之以具体有效的措施,努力改变对农村文化的漠视。农村文化应从被淡忘的农耕文化价值入手,在更深层次上,认识中国广大农村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的价值,认识农村居民传统风尚道德的积极与健康的本质属性。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才有可能对农村与农民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传统习俗有真正的尊重,才有可能发现其中大量的积极因素。政府对农村文化发展不能就搞一年一次的“文化下乡”,这只能是政府与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施舍,永远无法真正解决农村和农民以自己的方式满足自身文化需求这一根本的文化渴望。农村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服务农民、依靠农民、提高农民,确立农民在农村文化的主人地位,激发农村居民在文化领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农民按照自己的方式重新构建他们自己的文化,并且在传统与现代的融会贯通中,进一步保护、优化和完善农村的文化环境,把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水平提高到与经济社会发展、文化整体发展相适应,让农村文化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文化是形象,文化是环境,文化是生活,文化是经济,原生态的环境和民俗文化是乡村最大的财富。

新农村建设不只是盖房子,更不是搬迁合并,移植近些年来中国城市改造和建设的一个模式,使不同地区失去了个性,使建筑物失去了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录的功能。近年来,一大批故村落、历史名胜、古迹、古建筑,正在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被摧毁和消失。如果仅仅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等同于高楼大厦,对古建筑拆子当头,毫不珍惜,那样的城市化只能是抹去记忆的城市化,是丧失精气神的城市化。除了一堆钢筋水泥,还能给后世留下什么?我们不少大中城市早些年在城市改造和扩张中,将古建筑统统推倒搞现代建筑,现在各城市都成了统一模样的高楼大厦,失去了个性和文化后,近几年不少地方却又斥巨资修建仿古建筑、仿古一条街。一位澳大利亚的专家说:“中国人是很勤劳,他们的建筑物二三十年就要推倒重建,而我们的建筑物是时间越久越好,人们不需要太勤劳”。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住房的建设,千万不能在单一思想意识的主导下搞“样板房”,搞一个模式。应在保护原生态、原村落、传统民俗、传统风格、多样性的前提下进行,重点是先改造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和环境搞好了,农民自己会遵循乡土建筑经济、使用、美观的原则,选择建最适宜的,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的民居。

 其实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美丽圣洁的东西与我们近在咫尺,只是由于在城市里居住久了,竟然对它们视而不见。田园风光,本该是我们每个人意识的源头,心灵的故乡,是一种无语的念想和精神的栖息地,它滋养和护佑着现代的健康生存。如果我们能够暂时躲开喧嚣的城市,排除掉浮躁和焦虑,以宁静、恬淡的心态回顾和体味一下田园风光,那无疑就是一次心灵的洗涤、精神的返乡。然而,现实的情况却让人担忧,使人茫然。排山倒海的现代文明不仅摧残着大自然的旷野,而且使人们无形中远离乃至抛弃着哺育自己的家园,人们在放肆地糟蹋着自然生态。目前我国农村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是一些地区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农村本该是城市的后花园,绝不能沦为城市的垃圾场。现代人如果完全丧失了自然的恩赐,又靠什么来维系和构建赖以栖息的家园?自然养育了人类,可我们缺失了感恩,缺失了对其它生命的尊重。人类对自然缺失了道德,自然也给人类以惩罚。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很难看到蓝天白云,儿童只是唱天上的星星亮晶晶、但没看见过,呼吸不着清新的空气,每天闻的是汽车排放的臭气,听的是城市文明的噪音。正是人们生态道德的缺失,成了今天生态环境危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不能在全社会牢固地树立起生态道德观念,就不可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

中国农耕文化、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精神和价值是:“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自我认知”、“自我反省”的理念。不要把人和自然割裂,不要对自然一味地征服、一味地开发、一味地掠夺。大自然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们的贪欲。要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也是知识之源,千万要善待,绝不可忘记。我们应该重视农业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重视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保护文化的源头和母本。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在发展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应注意借鉴和汲取农耕文化的理念,保护传统民俗、传统民居和地方特色文化,弘扬鲜明的地域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国优良的传统人文精神,维系生产生态生活的和谐发展。

四、引导农民就近就地创业就业

(一)农村衰退的基本特征是:土地被占用;农民外出打工;资金被抽走(流向城市)。现在城市中低收入与困难人群大体上是两部分,一部分是企业退休老职工和下岗职工,近几年随着社会保障力度的加大和连续几年提高退休金,大有好转;另一部分是土地被征用转为城镇居民的农民。近几年来,尤其是2010年有些地方打着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旗号,强行拆除农民住房和村落,推行集中居住,圈占土地,是一种非常霸道的行为,对农民和农村产生不良的后果。

据多部门的分析估计,我国农民工约2亿多人,其中进城务工的约1.5亿人。但是目前大城市吸纳农村打工者的领域已基本上饱和了,出现的农民工短缺现象是结构性短缺。我从参加工作之日起到现在没离开过乡镇企业部门,所以我一直在关注农民工现象。第一代农民工是上世纪80年代农村政策放活以后出来打工的农民。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是在乡镇企业打工,亦工亦农,他们是无选择性的打工,只要有活干,能挣到钱就行,其目标是“挣钱填肚子,攒钱盖房子”。时至今日,这一代农民工早已人过中年,除了少部分具有技术专长和管理能力的人成为了企业经营者,大部分人已回到农村。他们在外漂泊多年,终难在城市扎根,无奈返乡重新从事农业生产。

第二代农民工是上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农民,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他们外出打工。这部分人是现在农民工中数量最多的,是农民工的主体。农民工的结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实现新老接替)。现在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人群中16-25岁的已占到45%,30岁以内的占到60%,40岁以上的只占16%。这些年轻打工者与他们的父辈有了明显的区别,不只是卖苦力(我们西北地区的农民工还基本上是以卖苦力为主,大都是在矿山、公路、铁路打工,进城务工的只占少部分),不只是单一的为了养家糊口,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始了有选择性的打工。因为大多数农民工干的是城里人不愿干的最苦、最累、最脏的活儿。据广东省劳动社会保障厅的调查,农民工当中65.5%的人从事苦、脏、累、险的工作,80%的人每天工作在10——14小时,47%的人常年没有休息日。有时一些发达地区叫嚷农民工短缺、招不到工,实际上就是招不到干苦、脏、累、险活的人。出现的农民工短缺现象是结构性短缺。随着国家对“三农”的重视,农民工出现了“双向流动”的新动态,学成一技之长、形成一定积累的一部分农民工开始返乡创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部分打工者的初衷,也代表着一个新的发展态势,正日益成为带领农民就地创业就业的一支新生力量。农民工返乡创业,打破了农村劳动力多年来向城市单向流动的格局,提高了自身的地位,实现了身份转变,拓展了农民就业渠道。

近几年,农民工队伍中出现了一个新群体,就是上世纪90年代后出生的农民,他们算是第三代农民工。“90后”农民工有别于前两代农民工的主要特点是:他们从来没有种过地,对土地没有父辈那样的情感,对农村没有父辈那样的依恋。他们进城打工,很大程度上不是基于生存需要,而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把打工作为寻求进城的机遇和途径。他们出来打工,更本就不想再回农村。这批人都具有初高中文化,比较了解外部世界,城市对他们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们较之父辈,没有挨过饿,没有受过冻,温饱问题在他们头脑里没有概念。因此,他们在城里打工,忍耐力和吃苦精神远不及父辈。这一点已经在就业结构中明显体现出来。上一代农民工很多是制造业的操作工,在生产第一线,而“90后”农民工则主要在服务业就业,如卖保险的、搞推销的、当保安的  、做保洁的较多。这也就是近几年一些发达地区生产企业农民工短缺的原因之一。一方面城市里“90后”农民工所占比例大幅提高,另一方面是农村务农的青年劳动力缺乏。因此,劳务输出地的乡村干部一定要重视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创业就业的技能。学好本领闯天下,怀揣证书去打工(职业资格证书)。把需要工作的人,变成工作需要的人;把进城打工的农民工,锻炼成能返乡创业的带头人。

当社会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手工产品、原物质产品的价值就会突显。现在工业生产都过剩。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在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中,不能再一味地学习与照搬发达地区以前大办工业的做法,现在你既是能办起工厂来,生产的产品也没有竞争力了。而应该把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放到保护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政策,以及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政策,因地制宜的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开发传统手工业和特色农产品;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业。充分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将资源优势形成特色经济,进而由资源优势转化为区位优势,不断培育其成长,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就近就地转移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二)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近几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一些距大中城市较近的乡村,“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的兴起。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反映了工业化、城市化快速进程中人们对传统乡村生活方式的向往与回归,显现出了农耕文化的巨大价值;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却又正在冲击着传统乡土社会的结构和文化价值。许多乡村旅游发展较快的地方并没坚持住乡村社会所具有的特色,盲目地模仿“现代化”进行改造,其结果适得其反。如果都这样简单模仿下去,当“农家乐”完全没有了“农家味”的时候,“农家乐”恐怕就难以持续发展了。因此,发展休闲农业,促进乡村旅游,要以农业为基础,以农村为基地,以农民为主体,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行。要把握好以下四个重点:

(1)发展休闲农业要以农为本,不能脱离农业母体,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更不能以发展休闲农业的名义大量占用耕地,模仿与照搬城市里的休闲度假村。要把重点放在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上,放在拓展农业生产的多功能上,使其展示和发挥农业的生态调节功能、文化传承功能、观光休闲功能(我们以前只重视了食物供给和原料供给的功能) 。(2)发展农家乐,要以传统的村落为基地,首先要保护、传承、利用好农耕文化;保护传承民族特色、民俗特色、地方特色、传统特色;保护传承具有特色的传统民居、传统村落、传统风俗、传统文化;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户为单元,不搞大而全,不大拆大建,在农民正常生产生活的基础上拓展农家乐休闲功能。(3)发展乡村旅游必须要有支撑的产业和资源,不论是都市依托型、生态资源依托型、旅游区域依托型、传统文化依托型,还是宜农宜旅型,都离不开支撑产业。产业是基础、生态是基石、文化是灵魂、服务是关键,缺一不可。(4)发展农家乐、休闲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要研究探索成立乡村农家乐合作社、成立县市乡村旅游协会。统一卫生标准,统一服务质量,统一市场资源。保持传统、张扬个性、服务标准、创建品牌,使游客在安全放心、轻松愉快的条件下感受田园风光、享受现代服务。

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与风景名胜旅游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动态的、是鲜活的、是四季景不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交流,旅游者不仅是欣赏者,也是参与者和体验者,能在旅游中深化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感受到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魅力,得到快乐、得到休闲、得到养生,会不断地重复而来。而历史名胜地是静态的、固化的,人们的旅游是为了目睹和见证历史,大多数人是为了开开眼界、了结夙愿、到此一游,很少有人再反复而来。因此,社会越发展、人们的生活越富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会越旺盛。


本文链接:http://www.tydfly.com/xunyiweb/news/2018-6-22/287.html
点击次数: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条:城乡互助合作社建设  下一条:现代农庄规划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