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培训INDUSTRY TRAINING

行业培训 课题研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培训> 课题研究

中国渔文化

发布时间:2018-5-28 9:04:30 本文来自:


关于文化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精神财富,广义的文化则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渔业是人类早期直接向大自然索取食物的生产方式,是人类最早的产业行为。那时,靠山吃山指的是狩猎,靠水吃水指的是捕鱼。或者说,先人以水域为依托、利用水生生物的自然繁衍和生命力,通过劳动获取水产品,谓之渔业。

在漫长岁月的渔业发展基础上形成的渔文化,是人们从事所有的渔业生产实践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的总成果,进而形成影响和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动力。

一、中国渔文化的特色

我国渔业的出现,远在农耕文明以前。据考古学研究,我国渔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至距今一万五千年至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原始社会的原始水面,丰富的鱼类吸引着先民进行生产开拓,进而对生产工具的发明、人类智力的开启、艺术创作产生推动力。我们可以说,早期渔文化就对人类进步产生重大促进作用。

渔猎生产先是木石击鱼,徒手捕捉、简单地棒打石击就唾手可得,到作栅拦截、围堰竭泽,发展为钩钓矢射、叉刺网捞、镖投笼卡和舟桨驱取之时,渔业成为人类最早的经济形态之一。随着人类对鱼类 习性和捕捞技术的了解,从简单到逐渐复杂的生产中,渔文化的积累和发展也相应随之而来。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渔文化一旦形成,便与整个中国文化密不可分,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我们可以把中国渔文化的特色概括为:

1、形形色色的地域特色。渔文化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形态,推动着各地历史的创造和文化的传承。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渔文化呈现出千姿百态:如香港渔民的天后诞、澳门百姓的妈祖祭、太湖渔家的献头鱼、湖南汉寿的鱼龙全、山东即墨的上网节、天津北塘的跑火把、山区百姓的木雕鱼、青藏高原的牛皮船、安徽黄山的蚌壳舞、浙江温岭的大奏鼓、江西鄱阳湖的渔鼓鱼灯、福建浦源的鱼溪鱼冢、白洋淀渔家的船轿迎亲、新安江“九姓渔民”的抛新娘。

2、漫长曲折的历史特色。长期以来,我国先民们留下不少极为珍贵的渔文化遗物:如周口店山顶洞人钻上小孔、涂有红色的草鱼上眶骨,新石器时代的鱼钩、鱼叉、鱼镖、鱼枪和石制、陶制网坠,仰韶文化的典型标志“人面鱼纹”彩陶盆,殷商时代“贞其雨、在圃渔”的甲骨卜辞,象征双手拉网捕鱼、用手持竿钓鱼的甲骨文字“渔”。挂在山顶洞人脖子上、用野藤串的贝壳项链,不亚于当今的金银首饰;古人“以贝为钱”,影响到“财、贸、贵、贱、赚、赔”等字的形成。

3、多姿多彩的民族特色。民族性文化是世界性文化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越有民族性越有世界性。生活在各地的各民族,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中繁衍生息,形成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文化心理,使渔文化具有浓郁深厚的民族特色:如台湾高山族的渔祭节、贵州苗族的杀鱼节、云南白族的渔潭会、满族同胞的鱼图腾、维族同胞的鱼生肖、黎族同胞的鱼茶、侗族人的酸鱼席、撒尼族人的酸菜鳅、布朗族人的卵石鱼汤、雅美人的拼板舟、摩梭人的猪槽船、藏族同胞的马头船、赫哲族同胞的鱼皮服。

4、兼收并蓄的时代特色。与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促进了渔文化的时代进步。我国渔文化溶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内涵迅速膨胀、功能更为显著、交流日益频繁,形成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经济社会效益逐渐增长。如广东阳江的南海开渔节、广西阳朔的渔火节、海南博鳌渔家的平安节、台湾省台东的旗鱼文化节、浙江舟山的海鲜美食节、江苏泗洪的金秋螃蟹节、山东田横岛的祭海民俗节等。

二、中国渔文化的作用与功能

有学者总结了四大功能。

1、教化功能。文化的本质是以文“化”人,通过智慧的启迪、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情感的诱导等,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燧人氏教人捕鱼、伏羲氏教人结网,舜“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吕尚受封齐后兴渔之利、使齐成为大国,范蠡著作《养鱼经》、开创世界渔书之先河。里革“断罟匡君”之忠、“羊续悬鱼”之廉、王祥“卧冰求鲤”之孝、庄子“濠梁观鱼”之乐等等,均以熏陶、濡染、启迪、激励等方式,发挥其教化之功能。

2、认知功能。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孔子曰“钓而不网”,周代渔人置柴木于水中、诱鱼栖息围而捕取的渔法,是今日人工鱼礁的雏型;汉人渔人置木制红鱼于水中、引鱼上钩,成为后世拟饵钓之先导;东晋渔人以长木击板、惊吓鱼类入网的“鸣 ”,成为后来的声诱渔法;东海渔民以绳编连植于滩涂的竹子、捕获退潮时被竹枝所阻鱼类的“沪”渔法,成了大上海的简称。我国周代关于禁渔期、禁止毒鱼和密网捕鱼等规定,正是现行《渔业法》对渔具、渔法的限制。

3、满足功能。渔文化游乐赏玩的满足功能,内容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原始人捕鱼摸虾掌握水性后,出现古称“水嬉”的游泳、弄潮、戏水、赛舟。体形象“文”字、《山海经》称其为“文鱼”的彩色鱼,形态优美、娇姿艳体的金鱼,绚丽多彩、婀娜多姿的热带鱼,点缀庭院雅室、美化人们生活;五彩斑斓、富贵华丽的锦鲤,寓意吉祥幸福、象征和平友谊。除了饲养“水中宠物”、养殖与观赏外,垂钓、斗鱼等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项目。

4、社会生产力与价值功能。古往今来渔业生产,包括捕捞、养殖、加工,为社会创造了丰富的水产品,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作出重大贡献。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的渔文化,以雄厚的物质基础作为舞台,导演了灿烂的历史篇章。当前我国渔业提出发展休闲渔业,有别于养殖、捕捞、加工等传统渔业的休闲渔业,利用水域、资源、设施、渔村村舍、生产器具和渔产品,结合当地的生产环境、人文景观、宗教信仰等等,设计相关的活动和休闲空间,为大众提供渔业的活动,达到休闲、娱乐的功能。休闲渔业不仅为渔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和经济价值,而且拓展了渔区发展新空间、开辟了渔业发展新领域,对渔业 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渔民转产转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中国渔文化的变迁与中国渔文化精神

中国渔文化的历史变迁。当一种文化的内容变化引起其结构性、全局性、整体性变化之时,便形成文化变迁;文化只有在不断地变迁中,才能获得发展和进步。

旧石器、新石器时代,我国渔文化曾踞有超越一切的主导地位:由鱼骨的穿凿、涂饰,发展到彩绘、刻划、雕凿、陶塑、研磨,一切新技术几乎都投向了渔文化的创造;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了不期而遇的多点交映局面,留下了大量的鱼图、鱼物和捕鱼、食鱼、信鱼、拜鱼的社会信息。在原始社会,渔文化以图腾崇拜、生殖信仰和物阜祈盼为主,围绕物质和人“两种生产”,发挥组织、教化与改造的功能作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渔文化经历了宗教化、制度化、哲学化与艺术化的重建,其内涵日趋复杂,在社会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与仪式礼制中,显示认识、整合、选择、向心、满足等功能作用。随着农耕的发展,特别是龙的冲击,“龙尊鱼卑”的人为划分导致人们信仰重心的位移,造成鱼龙混杂、尊卑互映的文化情态。随着社会实践与认知范围的扩大、民族融和与文化交流的拓展、人为宗教的兴盛,渔文化的神秘性在俗信化的趋势中淡化,不断地在适应与整合中变迁,在民间文化领域得到长久承传,在现实生活中求得了生存与发展。

中国渔文化精神。相传盘古开天地,混沌初开、天地相连,鳌鱼献出四腿、顶天立地于东南西北四角。这是一种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传说大禹治水时,见洛水有一神龟游来,它的背上负有一至九之数,谓之“洛书”。此前伏羲氏见龙马负图出河,根据图文画成八卦。“河图洛书”成为时代太平之象征,龙马神龟的贡献表现出一种企盼吉祥的奉献精神。相传大禹治水时劈开黄河中游一座山,形成两岸峭壁对峙、河水湍急的“龙门”,河鱼若能跃过就化为龙,否则头额触破败退而回。黄河鲤鱼逆流而上、纷纷跳越悬水数十仞的龙门。这是一种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鱼类昼夜不合双眼,时刻保持警觉、清醒,因而其成了道、佛两教的法器。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自律精神。然而,所有这些,都构成一个共同的协调相处的生态图景——鱼水情谊。

“鱼水和谐”既是大自然生态协调的方式,更是渔文化的精神本质。在建设和谐社会中,鱼水和谐给予我们特别的启示和引导,将显示出愈来愈顽强与执着的时代生命力。

四、中国渔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转型与文明的转变,挖掘中国渔文化资源、弘扬中国渔文化精神的重任,历史地落在新世纪我们的肩上。

渔文化虽是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一个分支,却是我国文化长河一条源远流长的支流。作为总体文化的次属文化、亚文化仅仅是一个相对概念。尽管对于某渔区来说,渔文化可能是该地域的总体文化。例如,缘海而邑、耕海牧渔六千余年的浙江省象山县,每年办中国开渔节,出版了《中国历代咏渔诗词三百首》。

渔文化研究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围绕物质、媒介、精神三个层面,对当地渔文化的历史渊源与表现形式,对其内涵、载体、功能的演进而显现的变迁动因、规律、周期、意义等等,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要遵循实用性、创新性、可行性原则,坚持文化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用清醒的头脑、宽阔的胸怀,在文化联系与交流、比较与鉴别中,认识、吸取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博采众长丰富自己;在加强研究与保护的基础上,使我国渔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绚丽辉煌。

在渔文化研究中,我们不仅要研究传统渔文化,更要研究本源渔文化;不仅要研究表层的渔文化,更要研究底层的渔文化。体现于日常生活中的表层文化,一般人均能感受,但其最易接受异质文化;底层文化虽然不易被常人感受,却是须臾不可离、演变最慢、也最不易被异质文化所代,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一种文化现象一旦在人们心底扎根、形成一种习俗,就会以一种不成文的法则代代相传。我国各地渔区渔村、渔岛渔港、渔户渔船,保留大量丰富多彩的活态渔文化遗产:如船俗文化、婚俗文化、节俗文化、食俗文化,以及渔具渔法、渔服渔饰、渔谚渔歌、渔事渔会等等。民俗具有朴实生动的本色,充满野性与活力,是社会文化进步的源头活水。挖掘渔文化资源不能忽视这“俗民的文化”。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言:“只有在民间中、在田野里、在大众的生活里,我们才能感受到我们这个民族的深厚和可爱,而且,这种感觉你都能呼吸得到。”唯有深入到民众之中,进行艰辛的挖掘、搜集、整理,才能将各地  历史的、现实的、当地的、外来的、静态的、活态的渔文化资源,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

1、扬和谐友善的渔文化精神。在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证,精神文化是核心。和谐友善,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是中华民族哲学的宝贵传统。称为“百家之源”的本源文化,注重民族的精神内涵,在中华文明史中具有源头和开创性的地位。努力弘扬和谐友善的精神,在当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2、掘丰富多彩的渔文化资源。渔文化几乎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体现在物质成就、仪礼制度、精神成果诸多方面。今天,渔文化表示丰稔喜庆的功能,已在物质、精神及社群文化的长期实践中,潜化为民族的意识、旨趣和风格,依附在民间年画、剪纸中,出现在节日舞合、电视荧屏上;今人“鱼趣”不逊古人,鱼形玩具为数不少,游戏歌舞更是常见的民间活动,渔文化游乐赏玩的满足功能,在人性自由发展的领域、超越社会历史的局限获得新的发展;至于在现代生活中显示其应用价值、存在意义的器物装饰图案,则成了我国渔文化继续发展的新领域。

3、3、开发和经营历史悠久的渔文化产品。在开发渔文化产品中,我国各地已取得不少经验、创造多种模式:如经过周密策划、精心筹备,以较短时间吸引大量短期参与者的“节庆会展型”;借助大型设施、开设渔文化主题园的“主题附设型”;在渔文化景区建造诸多景点的“古迹仿造型”;选择交通方便之处、将若干渔文化景点集于一起的“浓缩集锦型”;除必要的基础设施外、基本上不作加工修改,以原有风貌吸引来者的“自然开发型”。

4、当前,我国民众的文化需求已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这种文化价值主体的重心下移是一种具有历史合理性的进步。要消除视古雅今俗、远雅近俗、静雅动俗、寡雅众俗等偏见,不能认为大众文化只能粗野简陋的。由民谣、俚曲整理的《诗经》,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当年视作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却和其它文化糟粕一起成了垃圾。

5、文化产业以发展经济为直接目的,其前提是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须符合先进文化、健康有益文化的要求,对升华人的思想、提高人的才智、淳化社会风气、驱动生产力发展起促进作用。要立足当前,对现有简单、粗放、雷同的项目进行资源整合,着力提升层次,树立品牌形象;同时,着眼长远,制定适合当地渔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提出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新项目,开发具有特色的精品,使之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6、中国五千年文明的长河中,传递着渔猎农耕变迁的景象。我国渔文化发展至今,已在更大的程度上体现出传统文明与现代之美,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让我们把握机遇,努力弘扬中国渔文化精神,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链接:http://www.tydfly.com/xunyiweb/news/2018-5-28/264.html
点击次数: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条:亲子产品规划要点  下一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评价及高效开发——从发展趋势看资源禀赋